Search


本周三新竹火車站景觀改善正式完工啟用,今天我特地到現場勘查成果。
 
  • Share this:


本周三新竹火車站景觀改善正式完工啟用,今天我特地到現場勘查成果。
 
從行人的角度來看,有廣大徒步區和遮雨棚後,的確比以前友善很多,可以很輕鬆地走進車站,不像以往要先穿過往來的汽車和一整排的機車、自行車才能夠進入。
 
只可惜徒步區的圖案設計,近看只會讓人很疑惑地板的顏色為什麼是不一樣的,無法成為讓人多停留的誘因。
 
另外,由於林森路到車站的人行地下道被填平,再加上中華路的行人穿越號誌要等整整兩分鐘,所以有些的旅客就會選擇闖紅燈,相當危險。
 
機車臨停區應該是最容易讓人詬病的地方,不只出入口狹窄,而且範圍很小,再加上有些民眾會直接將機車暫停至此,更加壓縮到真的有接送需求的臨停空間。
 
上述的問題在網路上引起不少民怨,市府不得不立刻做出修正,開放一部分站前車道作為另外的機車臨停區。雖然目前無法確定此做法是否有效,以及是否只暫行性的解方,但確實凸顯出市府在規劃階段,並沒有意識到臨停區的設計會產生如此大的問題。
 
計程車區招呼站是更大的悲劇,在南側只畫設了五個位置,根本停不下,很多司機只好選擇違規暫停,甚至停在林森路的機車待轉區。
 
我觀察了一陣子後,跑去跟兩位司機大哥聊天,其中一位很氣憤地跟我抱怨,覺得市府沒考慮到開計程車的生計。
 
「現在的設計完全無法排班,誰有本事拉客、有膽識違規,誰就比較容易載到客人。」
 
當時我就在想,雖然公共建設很難符合每個人的需求和喜好,但是市府如果能在規劃階段就主動多尋求使用者的意見,理當可以有效降低設計不良所造成的負面結果。
 
這同時也是我和黨部同仁的政策主張:重大公共建設的資料要開放透明,前期的規劃設計要讓公民能實質參與。
 
希望市府在大車站計畫能夠記取本次的經驗,廣泛聽取使用者的建議,千萬不要委託設計公司之後,就將人民的聲音排除在外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時代力量新竹市第十屆市議員。紐約州立大學公共行政碩士。致力於【監督市政,整頓交通】。專業肯拚,但不失對人的溫柔;熱愛台灣,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。
View all posts